小麥后期比較極端現(xiàn)象就是發(fā)生脫肥早衰引起減產!早衰使葉片黃化,光合作用過早停止,植株過早死亡,影響了作物的產量和品質,給農業(yè)生產帶來了很大的損失。那么,小麥后期脫肥早衰什么原因導致的?防止措施有哪些?
早衰引起產量的變化
籽粒的充實程度必然會受到植物早衰的影響,在農業(yè)生產實踐中,小麥葉片在生育期內的生理生化過程的衰老比正常植株提前,光合作用同化能力降低,葉片內部生理功能失調,縮短了籽粒灌漿時間,減少籽粒干物質積累量,影響結實率和千粒質量,從而對其產量及其品質有很大的影響。有研究表明,高溫會影響到葉綠素的合成,導致葉片光合速率下降。小麥生長的適合溫度是15~20℃,當外界的溫度高于植株適溫度時,干物質的積累會受到影響,導致小麥生產潛力下降。春小麥抽穗開花后,高溫發(fā)生越早,加速植株衰老越快,對胚和胚乳的影響越大,而籽粒灌漿不足,則會降低小麥的產量,使產量下降的越大,粒質量降低,籽;盍︼@著降低,高溫或者發(fā)生干熱風,則使葉片的蒸騰強度加大,蒸騰大于吸收,造成植株水分虧缺;高溫還降低了葉片中葉綠素含量,導致葉片早衰,功能期縮短,進而致使整個植株早衰,籽粒瘦癟,產量降低圓。但在灌漿成熟期的高溫脅迫可以加快灌漿速度、縮短灌漿時間、灌漿時期提前,從而使粒質量降低。因此認為,在灌漿初期高溫影響了粒質量和穗粒數(shù),在灌漿中期導致粒質量的減少降低了小麥產量。小麥穗粒質量形成的關鍵時期是在花后期,溫度是影響穗粒質量高低的主要影響因素,灌漿初期高溫處理,會導致不孕小穗增多,粒數(shù)隨之減少,粒質量下降。
小麥早衰防止措施
(1)推廣抗早衰品種。選擇適應能力強,抗性好、根系發(fā)達,后期對水肥供應影響較小的品種,抗早衰能力較強的優(yōu)良品種,如寧夏灌區(qū)推廣的廣適性品種寧春4號及新培育的抗早衰品種寧春50號,這是預防生產上出現(xiàn)大面積早衰行之有效的措施。
(2)科學施肥,優(yōu)化配方施肥。根據(jù)小麥的需肥規(guī)律,在生長后期葉面噴肥結合生長調節(jié)劑,合理使用肥料。重點抓好拔節(jié)期水肥管理,建立合理的群體結構,減少無效分蘗,小麥生育期的追肥,避免前期群體偏大,預防后期小麥脫肥導致的早衰,在寧夏平原春小麥種植中,合理的氮肥施用及磷肥、鉀肥配合可有效預防植株衰。以上研究表明,施氮肥250~300kg/畝。氮肥基追比4:6,分蘗期、拔節(jié)期、孕穗期按比例追施氮肥,灌漿期適當追施尿素5~10kg/畝,可有效緩解高溫干旱等引起的小麥早衰。
(3)搞好病蟲草害的綜合防治。對田間小麥紋枯病、白粉病、蚜蟲等病蟲害發(fā)生要及時的預防和治理,同時要保持根系活動,延長功能期,同時搞好后期“一噴三防”,與葉面施肥相結合,如噴施2%的尿素、l%的磷酸二氫鉀等預防小麥植株早衰。
(4)運用化學調控技術,正確使用調節(jié)劑,如6一‘BA、噴施寶等,促進激活小麥后期的各項代謝活動生理機能,增強抵御生長發(fā)育后期自然災害的能力,延緩植株的衰老。
(5)適量適時播種。根據(jù)小麥播種期的氣候特點、土壤肥力、播種時間、品種特性來合理確定小麥播種量,每畝保苗35~40萬株。
(6)培肥地力,可以秸稈還田或者增施有機肥,提升土壤有機質含量。
(7)精細整地。粗放的整地導致整地質量差,導致麥苗根系發(fā)育不良,前期的干旱、凍害,后期會導致早衰、倒伏嚴重,因此,必須精細整地、提高整地質量。
以上呢就是小麥后期要預防脫肥早衰引起減產!什么原因導致的?防止措施有哪些?希望內容可以幫助到大家,如果大家,想了解更多小麥種植技術和技巧,可以關注火爆農化招商網(wǎng),更多精彩資訊等待著大家!
溫馨提醒:本網(wǎng)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,倡導誠信合作、互惠共贏!為保證您的利益,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,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,以免造成損失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