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重點介紹花生焦斑病發(fā)病因素,花生焦斑病有哪些癥狀,花生焦斑病解決方案
花生焦斑病是一種發(fā)生在葉部的真菌性病害;ㄉ拱卟∈俏:ㄉ牟『χ,嚴重時田間病株率可達100%。那么花生焦斑病發(fā)生因素有哪些?花生焦斑病該如何防治?小編就帶大家一起看看吧!
花生焦斑病發(fā)生因素
寄主抗性:據(jù)觀察品種間抗病性差異顯著。
環(huán)境:高溫高濕有利于孢子萌發(fā)和侵入。
栽培:田間濕度大、土壤貧瘠、偏施氮肥發(fā)病重
花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大田經(jīng)濟作物,種植面積極為廣泛。在花生種植過程中難免會出現(xiàn)一些病害的侵襲,其中焦斑病是比較常見的一種,本文將為大家介紹花生焦斑病的防治措施,供大家參考。
癥狀:又稱花生早斑病、葉焦病、枯斑病。先從葉尖或葉緣發(fā)病,病斑楔形或半圓形,由黃變褐,邊緣深褐色,周圍有黃色暈圈,后變灰褐、枯死破裂,狀如焦灼,上生許多小黑點即病菌子囊殼。葉片中部病斑初與黑斑病、褐斑病相似,后擴大成近圓形褐斑。該病常與葉斑病混生,有明顯胡麻斑狀。在焦斑病病斑內有黑斑病或褐斑病或褐斑病、銹病斑點。莖及葉柄染病,病斑呈不規(guī)則形,淺褐色,水漬狀,上生病菌的子囊殼。急性發(fā)作可造成整葉黑褐色枯死。
病原:Leptosphaerulina crassiasca (Sechet) Jackson & Bell. 稱落 花生小光殼,屬子囊菌亞門真菌。子囊殼散生在寄主表皮內,后露出,褐色,近球形,壁厚,孔口有短乳狀突起。子囊初無色透明,近卵圓形,成熟時黃褐色,大小56-87013328-35(μm),內生子囊孢子8個。子囊孢子橢圓形,淺褐色,具1-2個縱隔和3-4個橫隔,隔膜處縊縮,大小22-37×10-16(μm)。
花生焦斑病對花生的產(chǎn)量有比較大的影響,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防治花生焦斑病需對癥下藥?
防治花生焦斑病需對癥下藥:
花生焦斑病先從葉尖或葉緣發(fā)病,病斑楔形或半圓形,由黃變褐,邊緣深褐色,周圍有黃色暈圈,后變灰褐、枯死破裂,狀如焦灼,上生許多小黑點即病菌子囊殼。葉片中部病斑初與黑斑病、褐斑病相似,后擴大成近圓形褐斑。急性發(fā)作可造成整葉黑褐色枯死。防治花生焦斑病需對癥下藥,下面是花生焦斑病的藥劑防治措施:
發(fā)病初期噴灑70%甲基硫菌靈(甲基硫菌靈)可濕性粉劑1000年液或50%苯來特(苯菌靈)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、50%多菌靈可濕性粉劑900-1000倍液、70%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-800倍液、40%百菌清懸浮劑(順天星1號)600倍液、80%噴克可濕性粉劑600倍液、70%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400-500倍液、農抗120水劑200倍液、50%膠體硫200倍液、1:2:200倍式波爾多液,噴藥時宜加入0.2%洗衣粉做展著劑,間隔15-20天一次,連防2-3次。
以上就是花生焦斑病的藥劑防治措施,希望能對農民朋友們有所幫助,望大家都能有個好收成。
花生焦斑病在花生的種植過程中非常常見,花生焦斑病是一種發(fā)生在葉部的性病害,對花生的危害較大,今天就和打擊分享一下花生焦斑病防治解決方案?
焦斑病發(fā)病植株先從植株下部葉片發(fā)生,在小葉或某一側的葉緣處開始感病,病斑逐漸出現(xiàn)褪綠癥,由黃變黃褐色。病斑從葉緣順葉脈向葉柄延伸呈楔狀,發(fā)展成“V”字形枯死斑。早期病斑呈灰褐色,破裂后擴展的病斑為褐色。病原菌的子囊在枯死斑上呈現(xiàn)密布的小黑點,終全葉卷曲脫落。能夠引起花生中下部葉片早脫落,影響莢果的飽滿度,一般減產(chǎn)在10%以上,嚴重地塊能減產(chǎn)40%-50%。
花生焦斑病防治解決方案:
1.花生焦斑病農業(yè)防治。合理輪作,及時病枝殘葉,實行深耕深刨,以減少病害的初侵染源和減緩病情的擴大蔓延。
2.花生焦斑病藥劑防治。80%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畝用10%世高水分散性顆粒劑50-80克,對水40-60公斤噴霧防治,間隔期7-10天,連噴2-3次。
花生焦斑病是危害花生生長的病害,嚴重的還能直接造成花生死忙,那么您對花生焦斑病了解多少?知道怎么防治嗎?接下來就由小編詳細的為您介紹下花生焦斑病的防治方法。
花生焦斑病的危害:
主要為害葉片,也可為害葉柄、莖和果針。通常先從葉尖開始發(fā)病,少數(shù)從葉緣發(fā)病,病斑呈楔形或半圓形,由初期褪綠漸變黃、變褐,邊緣深褐色,周圍有黃色暈圈,后變灰褐、枯死破裂,狀如焦灼,上生許多小黑點即病菌子囊殼。葉片中部病斑初與黑斑病、褐斑病相似,后擴大成近圓形褐斑。該病常與黑斑病、褐斑病混生,有明顯胡麻斑狀。在焦斑病病斑內有黑斑病或褐斑病或褐斑病、銹病斑點。收獲前多雨情況下,該病出現(xiàn)急性癥狀。葉片上產(chǎn)生圓形或不定形黑褐色小漬狀大斑塊,迅速蔓延造成全葉枯死,變黑褐色,并發(fā)展到葉柄、莖、果針上。莖及葉柄染病,病斑呈不規(guī)則形,淺褐色,水漬狀,上生小黑點。
花生焦斑病的防治方法:
溫馨提醒:本網(wǎng)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,倡導誠信合作、互惠共贏!為保證您的利益,建議經(jīng)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,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,以免造成損失!
看過本文的人還看過